童年的露天電影
我對童年時代的露天電影是有很深的記憶,它像一面隨風飄揚的旗幟,飄揚在我童年的天空。
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我們老家貴州黔西露天電影非常盛行的時候,每年冬天都要放幾場。放電影主要目的并不是單純地為了放電影,主要是吸引更多的人,宣傳政策,或者動員人們參加山改。
露天電影的組織者是鄉政府,放映地點就是村委辦公的地方。放電影的工作人員下午兩三點鐘就組裝好放映設備,大喇叭掛在樹上。村長在大喇叭里喊:鄉親們,晚上七點有一場精彩紛呈的電影,大家別忘了來看電影。這喊聲喊得我們心里癢癢的,手里干著農活,心卻早已飛到放電影的地方。
電影七點鐘才開始,六點多鐘放映地點已經聚集很多人。離放映地點近的早已搬板凳占據了好的位置,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。像我們這些離得遠的只有排在最后,就算排最后,也不影響我們看電影的熱情。說是七點鐘準時放映,七點多了還不見動靜。觀看電影的大多是年輕人和小孩居多,大家七嘴八舌像一群嘰嘰喳喳的麻雀。到了七點半,大家翹首以盼的電影終于開始了。放的大多是武俠片,對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的我們來說,簡直就是一頓豐富的視角大餐。
電影放到一半,正放到精彩處放映員突然不放了,真是吊人胃口。這時候一直未露面的公社干部拿起話筒開始了他的表演,先是對政策文件的宣貫,接著是對山改的安排和動員。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大家三五一堆爭論著電影里的情節,關心著電影里大俠的命運。
這種宣傳和動員每次都要持續個把小時,等再次放映時大人都回家睡覺去了,剩下的大部分是像我們一般大的孩子,童年的我們對電影是情有獨鐘的。
有時候看著看著天上突然飄起毛毛細雨,下雨也沒關系,絲毫不影響看電影的熱情,那就在雨里繼續看。既來之則安之,不把電影看完心不安。故事情節正是高潮的時候,不看完回家也睡不著覺。只是苦了放映員,在雨里堅持為大家放電影。
最怕的是電影放到一半,發電機突然出了故障罷工,那時我們村還沒通電,只有耐心地等著放映員修發電機,這個等的過程是很難熬的,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能修好。更要命的是萬一修不好呢!這是每個看電影的人都不敢想的事。大家剛開始還有耐心,心平氣和地等待,慢慢地就站不住了,一會兒去看一下修好沒有,弄得放映的師傅也急了。修不好了,大家都回家吧!放映員沒好氣地說道。師傅你慢慢修,我們不急。大家看放映員生氣了,趕緊賠不是。大家都害怕放映員就此收拾家伙走人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在放映員的努力下,發電機又一次發出了歡快的聲音。放映繼續,大家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了下來。
看完電影已是夜里十一二點鐘,世界一片烏黑,像被灑了墨汁一般。住得近的還好,可苦了我們這些離家遠的,大家摸索在漆黑的夜里憑直覺深一腳淺一腳地前行。好在有伙伴在一起,不至于感到恐懼和害怕。如果遇到下雨天,行走起來更加艱難。不過童年時代的我們是沒有艱難這兩個字的,童年對前路總是充滿激情和向往,在我們的認知里,根本沒有走不到家的路,也沒有邁不過去的坎。
回到家躺在床上,大腦還在重現電影里的情節和畫面。在夢里,仿佛自己已經成了電影里的大俠,路見不平拔刀相助,行俠仗義,那是童年里最美的武俠夢。
胡世軍
責任編輯:王亞東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

推薦閱讀
-
1有效銜接固成果 接續奮斗謀振興 05-16
-
2楊軍到宿州經開區走訪調研聯系服務企業 05-10
-
3
-
4宿州市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05-10
-
5王啟榮:切實提高服務能力 全力以赴為企業紓困解難 05-10
-
6王啟榮接待信訪群眾 05-10